
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,從一個星期前鋪天蓋地的七夕節宣傳就占據了我們的視野,節日當天更是被七夕節獨有的儀式感刷屏。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儀式感這個話題,將儀式感融入到教育細節當中來,你的時間不再只是鐘表的終而復始的轉動,學習也不再只是考試與成績。
教育中的儀式感要講面子,也要講里子、更是過日子。
點蠟燭、開香檳才不是七夕節正確的打開方式,儀式感不能就這樣被定義!
面子
重大節日、婚禮、畢業、開學之慶典,重要的內容表達形式,給人一種震撼和莊重的場面。形成傳統文化的內容被傳承。但要量力而行,不要墜入互相攀比的坑。
我們在追求一種美好的事情的時候要量力而行這,這種“面子”上的儀式感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,它是一種品質。例如七夕節不一定點蠟燭開香檳才是一種儀式,這種儀式感融入在點滴的細節當中,它可以是在看到妻子洗衣服時的一句安慰,一點幫助,這就時一種儀式感。儀式感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品質,是融入到生活中的一種氣質,不過度的追求,要量力而行,這才能在儀式感當中體會愉悅感。
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做出品味來,不是只有物質堆積才能達到這個目標,小小的一件事情你可能會點燃很多人對儀式感的追求。在相同的條件下懂得儀式感的人會比他人更懂得堅持正確的方向。
沒有儀式感,你的學習生活還能剩下些什么?
里子
對生活、做事的態度,不隨性,認真規則,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尊重。建立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處事的方式,這是儀式感的核心。學童時代建立的儀式感,對孩子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,嚴謹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行事風格。
當你回憶起在校學習的時光時,可能大多數人都無法回憶起某一堂課、某一個老師所講的內容,但是一次運動會、一次被選成優秀代表參加中外學術交流、抑或是作為一個新入隊的學生的宣誓,這些畫面卻很容易回想起。這就是儀式感留給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影響,我想儀式感能為學習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,這就是教育中比分數更重要的東西。
學校的教育是集體的、神圣的、規范的、是有趣的。我希望當孩子們回憶起童年的時候,學校帶給他們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,充滿正能量的回憶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放過每一個可以帶給孩子們儀式感的機會,生活中我們要求學生們飯后整理餐盤、兒童節我們為孩子們舉辦兒童嘉年華、讀書日我們為孩子們舉辦推薦閱讀活動、傳統節日我們舉辦活動弘揚中國魂、畢業典禮儀式走紅毯、辦畢業舞會一個也不能錯過,這些都是在學生時代可以建立起的儀式感。
我努力、我勤奮,可是沒有儀式感,我們之間的差距竟然如此大!
日子
平凡生活中的一聲問候,一個擁抱,一支蠟燭、一曲音樂,使得終而復始平凡日子變得有趣,是枯燥生活的潤滑劑。尊重儀式感的孩子長大后會保持樂觀的情緒,較好溝通能力和面對困難時的正能量的解決問題的態度。
大多數國內的家庭教育在生活中是缺少情趣感的,其實就是小時候的童年生活缺少一種儀式感,早上醒來孩子和媽媽的一句問候,媽媽給孩子的一個擁抱?!兜茏右帯分小俺霰馗?,反必面”所滲透的也是生活當中的一種儀式感,只是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我們漸漸的將這些細節遺忘。這些事情看似一種表面的形式,卻是把枯燥的生活變得有趣的一種很好的潤滑劑。
我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孩子他們勤奮、聰明、并且非常有上進心,但是和國外的孩子比起來他們缺少一種情趣,這是本能的一種體現,有這當中的差距就是一種儀式感。擁有情趣感的孩子,在解決一件復雜事情的時侯,就會尋求一種幽默、放松、友好的方式來解決??此坪芏嗯既坏?,靈光一閃的成功案例,其實那是奮斗幾十年的成果,這個過程中都是儀式感的積累,這是對事業的尊重、對他人的尊重。尊重儀式感能讓孩子保持樂觀的情緒,用正能量的態度面對他們今后遇到的挑戰。
有了面子,把握住里子,過好咱們的日子,這是儀式感帶給我們的教育。